第141章 朱应:李景隆果然没有什么能力!

  第141章 朱应:李景隆果然没有什么能力!

  郭英目光如炬,毫无半分犹豫,瞬间看向了蓝玉,大声道。

  蓝玉听闻,没有任何犹豫,立刻站了出来,躬身一拜,右手紧握成拳,重重的捶在左胸口,大声回道:“末将领命!”

  而下一刻。

  郭英的目光缓缓落在了朱棣的身上。

  此刻。

  郭英微微眯起双眼,透出了一种复杂的神色:“燕王殿下。”

  此语气虽温和,但也透出无奈:“你身份尊贵,此番虽挂名主将,可皇上本意是让燕王随军历练学习,所以此战便由李将军掌军。”

  “燕王不可深入险境,此番就随本将的行营吧。”

  闻言。

  朱棣原本满是期待的双眼瞬间就黯淡下来,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失落。

  然而,营帐内的众将对此却见怪不怪,没有丝毫意外。

  朱棣的身份摆在那儿,堂堂皇子,大明的王爷,倘若真在战场上有个闪失,郭英如何能向远在应天的朱元璋交代?

  如今营帐中能征善战的将领众多,对郭英而言,不差朱棣这一人,他首要任务便是确保朱棣毫发无损,如此才不会遭受责罚。

  否则,就算荡平了北元,可要是朱棣出了事,那罪过可就大如天了。

  “末将明白。”朱棣虽然满心失望,但也清楚自己的身份,他微微低下头,有些低沉沙哑回道。

  朱棣很清楚,就算自己开口请求,最终也不会有什么改变。

  朱元璋之子这身份给了他太多得天独厚的条件,可要是没有野心,这个位置已然到了头,再无其他发展空间了。

  看到朱棣没有反驳,郭英微微点了点头,原本略带担忧的表情也缓和了。

  紧接着。

  郭英又将目光投向李景隆,沉声道:“李将军。”

  李景隆听到召唤,立刻站得笔直,躬身一拜,大声回应:“末将在!”

  “西边的五座北元边城,本将交给蓝玉将军去攻破。”

  “那东边的五座北元边城就交给你了。”

  “本将命你统帅十五万大军,攻破以所谓镇夏城为主的五座边城。”

  “待得两位将军完成任务后,便杀入北元境内,遇城夺城,击溃北元。”

  郭英神色严肃,一字一句道,不敢有任何疏忽。

  “末将领命。”李景隆毫不犹豫,大声回道。

  此时大战初起,北元或许已得知大明要对他们用兵,可并未有太多动作。

  如今大明主攻,兵分两路正是最佳利用兵力的战法,待北元有所应对,郭英自会依据战场形势改变战法。

  “诸位将军!”

  郭英目光严肃,扫视着营帐内的众将,提高了声音:“北元之祸,扰我大明北疆,杀我大明子民,屠我大明无辜百姓,这些罪行皆是罄竹难书。”

  “这些,诸位皆知。”

  “此番北伐之战,本将也不废话什么了。”

  “一切自有镇抚统计战果,凡为国立功,凡为国杀敌,皆为功。”

  “北伐之战,诸位一定要抓住这等立功的机会,一旦平定北元后,往后沙场立功的机会可就要少了。”

  此话。

  郭英自然是带着深意的。

  也是告诉众将,这一次或许是这数载间最后一次沙场建功的机会了。

  声音落下。

  营帐内众将皆是整齐的站了起来,齐声高呼道:“末将明白!”

  此刻,包括朱应在内,所有人皆是一脸郑重,神色肃穆,每一个战将都清楚知道这一战的意义,更知道这是立下滔天大功的机会。

  朱应心中更是热血翻涌,充满了憧憬,暗自想着:“北伐之功,封狼居胥,乃至于擒获北元皇帝,我定要尽全力博取。”

  “一旦抓住了。”

  “伯爵晋侯爵。”

  “甚至官位提升至都所。”

  对此。

  朱应充满了期待。

  待此番大营军议结束,各军将领纷纷回到各自的主营。

  在朱应隶属的二路北伐大军主营内,李景隆站在地图前,双手背在身后,眉头紧紧皱,看着面前的三将,开口问道:“三位将军,五座边城,据吾大明探查的情报,北元在边境至少有二十万大军驻守,这十座城池作为北元视之为防御我大明的壁垒,攻破一座,他们或许就会撤入第二座,所以此战,诸位将军有何看法?”

  说话间,他的目光扫视,但主要还是落在了朱应的身上。

  朱应在辽东战场极为亮眼,大明最难啃下的两座坚城都是被朱应领兵攻破的,所以李景隆对朱应寄予了最大的期望,毕竟他自己有多少统兵能力,自己心中是非常清楚的,那几斤几两掂量得门儿清。

  “五座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