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0章 老夫聊发少年狂

  晚上李慕白还是去的张家火锅吃。

  王氏和李氏看着坐在大堂的李慕白,低声议论着。

  “大嫂,你感觉到了没,师父现在的心情特别好。”

  李氏轻声说道,目光落在李慕白身上,见他正和二赖子说话,时不时被逗得哈哈大笑,脸上满是轻松愉悦的神情。

  王氏也看了一眼李慕白,笑着点了点头,“是啊,中午的时候还觉得师父似乎有心事,现在看着,心情明显好多了。”

  李氏抿嘴一笑,压低声音。

  “看来爹和赖子叔今天陪师父出去逛了一圈,还真是有效果,你看师父笑得那么开心,连皱纹都少了。”

  王氏也跟着笑了起来,“可不是嘛。”

  火锅的热气腾腾升起,映照着每个人的笑脸。

  晚上回家时,是张玉送的李慕白。

  此时天色已黑,街道两旁的灯笼散发着昏黄的光,将两人的影子拉得悠长。

  张玉搀扶着李慕白,步伐缓慢而稳健。

  夜风微凉,带着些许秋意,吹拂在脸上,让人感到一丝清爽。

  李慕白抬头看了看夜空,星星点点,月光如水般洒在地面上,映出一片银白。

  他轻声叹道,“今晚的月色真好啊。”

  张玉顺着师父的目光望去,点了点头。

  “是啊,师父,秋天的夜晚总是特别安静,连风都带着一股清甜的味道。”

  两人继续向前走,街道渐渐安静下来,只剩下脚步声在夜色中回荡,远处传来几声犬吠,打破了夜的沉寂。

  走了一会儿,李慕白忽然问道,“徒儿,你有没有想过以后的日子?”

  张玉缓缓说道,“师父,继续读书,科举,我想试试,我这把年纪了,能不能走到那京城去。”

  李慕白听了张玉的话,微微一愣,眼里闪过一丝不明情绪。

  他停下脚步,转头看向张玉,语气温和却带着几分郑重。

  “徒儿,去了那京城,卷进朝堂吗?你要知道,朝堂这条路,不好走的。”

  张玉听到师父的话,神情微微一滞,随即低下头,沉默了片刻。

  夜风轻轻拂过,带着一丝凉意,仿佛也在为这沉重的对话增添几分肃穆。

  过了片刻,张玉抬起头,目光坚定却带着几分复杂。

  “师父,我知道朝堂之路艰险,勾心斗角、尔虞我诈,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,可是……我总觉得,读书人若不能为国为民做点事,这一生岂不是白读了那些圣贤书?”

  李慕白看着张玉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。

  他轻轻叹了口气,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。

  “徒儿,你有这份心,师父很欣慰,可是,朝堂之上,并非只有为国为民的抱负,更多的是权力的争斗、利益的纠葛,你……真的想清楚了吗?”

  张玉点了点头,语气坚定却带着几分沉重。

  “师父,我想清楚了。而且,我想证明一件事。”

  李慕白微微皱眉,眼中闪过一丝疑惑,“哦?什么事?”

  张玉抬起头,目光炯炯,语气中带着几分豪情与决心。

  “师父,我想证明,‘老夫聊发少年狂’并非虚言,即便我已不再年轻,但只要心怀壮志,依然可以像少年般意气风发,去追逐心中的理想,去闯出一片天地。”

  李慕白听了,先是一愣,随即眼中浮现出一抹欣慰的笑意。

  他轻轻拍了拍张玉的肩膀,语气温和却带着几分感慨。

  “好一个‘老夫聊发少年狂’!徒儿,你有这样的志气,师父为你高兴,年纪从来不是束缚,心若年轻,便永远有无限可能。”

  他继续鼓励道,“好,好!师父支持你,记住,无论你走到哪里,遇到什么困难,都要守住这份初心,少年之狂,不在于莽撞,而在于心怀热血,勇往直前。”

  张玉郑重地点头,“师父,你的教诲,徒儿一定铭记于心。”

  夜风轻拂,月光洒在两人身上,仿佛为他们的对话增添了几分豪迈与坚定,街道尽头的灯火依旧温暖,仿佛在为张玉的未来点亮一盏明灯。

  这一夜,师徒二人的心靠得更近了。

  李慕白回到家里,推开院门,熟悉的景象映入眼帘。

  院子里那棵老槐树在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,微风拂过,树叶沙沙作响,仿佛在轻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。

  他站在院中,抬头望了望夜空,星光点点,月色如水,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。

  走进屋内,李慕白点燃了一盏油灯,昏黄的光线照亮了房间。

  他坐在桌前,目光落在桌上那本书上,他轻轻抚摸着书册的封面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。

  “这孩子,终究还是走上了这条路……”

  李慕白低声喃喃,语气中既有欣慰,也有隐隐的担忧。

  朝堂之路艰险万分,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,但他也明白,张玉心怀壮志,若强行阻拦,反而会让他留下遗憾。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