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8章 重阳节

  重阳节转眼即至。叶瑾一大早就被皇后派来的嬷嬷接去梳妆,叶明则随父亲一同入宫。

  御花园里菊花开得正好,皇帝与几位重臣在亭中赏花,命妇们则在皇后带领下另设一席。叶明注意到李君泽特意走到卢族长身边敬酒,两人谈笑风生,仿佛毫无芥蒂。

  "叶大人。"一个清朗的声音在身后响起。叶明转身,见是河东裴氏的公子裴琰,身旁还跟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。

  "裴公子。"叶明拱手还礼。

  "这是舍妹裴萱。"裴琰笑着介绍,"一直仰慕灵慧郡主,今日特来相见。"

  叶明这才明白,裴家这是有意通过叶瑾与叶家交好。看来并非所有世家都敌视叶家...

  正寒暄间,女眷那边突然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。叶瑾被几位世家千金围在中间,正绘声绘色地讲着什么趣事,逗得众人前仰后合。

  她今日穿着杏黄襦裙,发间只簪一支玉簪,在一众珠光宝气的贵女中反而格外清新脱俗。

  重阳节过后的第二天,叶明继续带人查抄杨家。

  "大人,杨府到了。"

  李天宝的声音将叶明从沉思中唤醒。马车停在杨家正门前,朱漆大门上的封条在晨风中微微颤动,曾经气派的门楣如今蒙了一层灰。

  十余名刑部差役已在门前候命,见叶明下车,齐刷刷行礼。

  "按之前的分组,各司其职。"叶明环视众人,"重点搜查书房、账房和主人卧室,所有文书、账册一律封存,金银细软造册登记。"

  差役们领命而去。叶明带着李天宝径直走向正院。杨家已被查封半月有余,庭院里落叶满地,踩上去沙沙作响。

  "少爷,听说杨家的藏宝阁里有不少好东西?"李天宝小声问。

  叶明瞥了他一眼:"眼馋了?"

  "哪敢啊!"李天宝连忙摆手,"就是听说杨家收藏的前朝字画就值上万两..."

  "值钱的东西都要入国库。"叶明推开书房的门,一股霉味扑面而来,"我们只查证据。"

  书房里一片狼藉,显然已经被人翻检过。叶明仔细检查每一个书架,突然在《资治通鉴》的书匣后摸到一个凸起。轻轻一按,"咔嗒"一声,多宝阁侧面弹出一个暗格。

  "好精巧的机关!"李天宝惊叹。

  暗格里放着一本蓝皮册子,封面上工整地写着"冰敬炭敬簿"。

  叶明翻开一看,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十年来杨家送给各衙门官员的"节礼":某年某月某日,送兵部李侍郎冰敬二百两;某年中秋,送大理寺李大人炭敬三百两外加西域美玉一对...

  "好一个'冰敬炭敬'。"叶明冷笑,"去岁寒冬,怎么不见杨家给百姓送炭?"

  正说着,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。叶瑾带着两个丫鬟站在院中,见叶明出来,兴奋地挥手:"三哥!皇后娘娘让我来帮忙查抄女眷院落!"

  叶明皱眉:"胡闹,这不是女儿家该来的地方。"

  "娘娘说了,女眷住处男子搜查多有不便,让我带宫女们来。"叶瑾理直气壮地亮出一块腰牌,"你看,还有懿旨呢!"

  叶明无奈,只得派两名差役跟着她们。叶瑾欢天喜地地往后院去了,银铃般的笑声在肃杀的杨府中格外突兀。

  "少爷,郡主殿下倒是活泼。"李天宝笑道,"有她在,弟兄们干活都有劲了。"

  叶明摇摇头,继续检查其他房间。午时刚过,差役们陆续回来汇报。共查获黄金八千两,白银五万余两,珠宝首饰十余箱,地契房契无数。最令人咋舌的是,在杨老夫人佛堂的功德箱下,竟藏着一个地窖,里面堆满了金砖!

  "好个吃斋念佛的老太太。"叶明讥讽道,"这些金子够买下半个京城了。"

  "大人!"一个差役匆匆跑来,"郡主在杨小姐闺房发现了这个,请您过目。"

  那是一个精致的锦囊,里面装着半块羊脂玉佩,雕工精美,玉质温润。叶明接过一看,心头猛地一跳——这玉佩的纹路,与他生母留下的那半块极为相似!

  "瑾儿呢?"

  "郡主在后院盯着宫女们整理衣物呢,说这些都是证物,一件都不能少。"

  叶明将玉佩收入袖中,强自镇定:"告诉她我回刑部了,让她申时前必须回宫复命。"

  回到刑部,叶明立刻调出杨家的案卷,查找这半块玉佩的线索。奇怪的是,所有清单上都没有相关记载。难道是小妹遗漏了登记?正疑惑间,李君泽派人来请,说是有要事相商。

  东宫书房里,李君泽面前摊着几本账册,见叶明来了,招手道:"表弟来得正好,看看这个。"

  账册是从崔家查抄的,记录着各种名目的支出。其中一页被朱笔圈出:"某年某月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