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章 方腊的末日【三】

  杨元嗣感觉很奇怪,按说现在方腊就在军中,来的应该是枢密院的人啊。

  徽宗这么着急的来找自己,肯定是有什么其他要紧的事情。

  杨元嗣跟着那太监急急忙忙的进了宫,侍卫收了他的佩刀,太监带着他七拐八拐到了文德殿。

  文德殿里面徽宗坐在御座上愁眉不展,高俅和蔡京陪侍在左右。

  太子赵桓立在殿下,旁边站着的却是鲁达。

  这家伙脑袋上抱着一块纱布,胳膊也吊了起来,伤的好像比前几天更重了。

  鲁达朝着杨元嗣挤眉弄眼,杨元嗣则是满脸疑惑的看着众人。

  徽宗说道:“今天召卿来,是要判一件公案。”

  王恩招手召来一个小太监,那小太监年龄不大,却是口齿伶俐,将事情经过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。

  那天晚上,杨元嗣和徐宁带走了金枪班的大部分的精锐。

  宫内的其他侍卫和银枪班又都被徽宗带走了,防守力量出现了真空。

  太子赵桓身边仅仅剩下十五个侍卫在东宫,鲁达倒是听了杨元嗣的命令,寸步不离的守在太子身边。

  天色微明的时候来了一队人,说是庆寿宫长公主要见太子。

  赵桓很奇怪,他跟长公主的感情并不深厚,平时交集也不多,这个时候要见他干什么?

  不过长公主毕竟身份高贵,按辈分又是自己的姑奶奶辈,她这年纪听说徽宗跑了,异常慌张也是有的。

  赵桓带了一个贴身的小太监和侍卫们跟着这人就要去庆寿宫。

  鲁达将手中砍缺了口的刀扔了,挑了一把好战刀挂在腰上,也跟了出来。

  一行人从东宫出来,往北走到六尚局的时候又碰到了四五十个人。

  这些人也穿着禁军的服饰,跟先前的那几个交头接耳,眼光不时的向太子看来。

  太子从小长在深宫,心思又单纯,站在那里满脸疑惑的看着侍卫们窃窃私语。

  鲁达江湖经验丰富,他看这几个人不尴不尬,心里已经有了七八分主意。

  他不动声色的将太子护在身后,抽出腰刀握在手里,直直的盯着那群侍卫。

  那群人终于商量完毕,也齐齐将刀抽了出来,大踏步向着太子走了过来。

  太子的侍卫这时候也看出来不对了,其中一个迎上前去,质问道:“你们到底是什么人?”

  鲁达一看就知道要遭,果然那领头的一刀剁在太子侍卫的面门上,将他砍倒。

  在他往前走的时候鲁达就已经观察好了周围的地形。

  太子的侍卫倒是忠心悍勇,这个时候明显人数不占优势也拔刀迎了上去。

  他们的行动给鲁达争取了时间,鲁达迅速拉着太子往后退。

  这里距离御厨不远,其中有一间存放食材的小屋子房门正开着。

  这屋子没有一扇窗子,只有一个能容一人通过的小门。

  太子这时候已经吓的魂不守舍,倒是旁边那个小太监还算机灵,推着太子进了室内。

  鲁达将门一关,自己拿着腰刀守在门外,一夫当关。

  那些假侍卫将太子的真侍卫全部砍倒在地,向着鲁达攻了过来。

  只是这些人小看了鲁达的武艺,几个照面就被他砍死了五六个。

  鲁达是直接从战场上下来的,他身上还穿着重甲。

  这下假侍卫的腰刀砍在他的重铠上只能留下一道白痕。

  鲁达手里的环首战刀可不是吃素的,砍的他们人头滚滚,没有一个人能靠近房门。

  只是这些家伙人数太多了,其中还有几个拿着骨朵的。

  鲁达就是再勇猛也挡不住四十多个人的围攻,手上和腿上都受了伤。

  他背靠墙壁又杀了七八个,眼看还有对手还有二三十人,心里不免焦急。

  这时候就听见远处一阵呐喊,原来是巡逻的禁军听到了喊杀声赶了过来。

  他们彼此之间非常熟悉,能够靠面孔分辨出来敌我。

  来的禁军也有个五六十人,那些假侍卫一看势头不对,立即呼啸而去。

  鲁达叫住那些禁军,将太子请了出来。

  现在情况不明,贸然去追击还不如将这些人留在太子身边。

  赵桓战战兢兢的跨了出来,看到满地的尸体和人头,肚子里面翻江倒海,扶着墙吐了起来。

  那小太监急忙上前,又拍又抚,赵桓好长时间才停止了呕吐。

  鲁达拄着战刀休息了一会儿,说道:“我看不如不回东宫,就去庆寿宫。”

  他这个人虽然性格粗鲁,也没有什么谋略,不过脑子是非常好用的。

  刚才这些人让他们去庆寿宫,现在看来肯定是假话。

  但是连太子都不敢不听长公主的话,那么这个长公主肯定是个重要的人物。

  那么庆寿宫的侍卫就不会少了,比起回东宫,庆寿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