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章、红袖添香夜画图
赵辉回到了李家之后继续画那块地的规划,朱琼枝现在目睹他是怎么画画的了。
她一边帮忙研墨,一边又挑了挑灯芯。
赵辉蘸墨时候对她笑了笑:“这真有红袖添香的意味了。”
“原来这些画你都是拿翰笔画的。”朱琼枝奇怪地说道,“你用翰笔写的字倒比毛笔更有风骨。”
“翰笔方便些,有些线要画直嘛。”
所谓翰笔,就是用羽毛管制的硬笔。
除了通用的毛笔之外,其实一直有各种各样的硬笔。
比如说,天然石墨做笔芯的铅笔,还有雅名曰韬笔。
类似鹅毛笔的都叫翰笔,因为翰的本意就是赤羽天鸡,这个字有文才的含义就是因为鸟羽可制笔。
此外还有骨笔、竹笔、苇笔、铜铁刀笔等,甚至石墨粉、石灰粉制成的粉笔同样有。
这些硬笔现在大多数都是匠人才用,赵辉这支翰笔是在江浦就地寻来的。
“赵郎,你只去看了一次,将来建成什么模样已经这么胸有成竹了?”朱琼枝小心把眼镜扶了扶,目中异彩连连,“不只是一个庄子和良田?”
赵辉现在已经画到宝庆庄的外围了,所以朱琼枝看出了端倪。
“虽然是因为流民才有的想法,但既然已经买了下来,将来当然得好好利用起来。”赵辉继续低头画着,“要不是有那个蒯祥在,我也不能这样来谋划。”
“还有水车?这么大的水车?”
“为了安全起见,庄子地势得高一些。既然要取土垫高,干脆挖出一个大塘出来。既可以蓄水、防洪、灌溉,又能利用水流之力。”赵辉对她解释着,“如果经营得好,将来可不止有大水车,我还想看看能不能起炉冶炼钢铁。所以,这里高旺河口还要谋划一个码头。”
朱琼枝看着面前的总图,只见足有两道遥堤。
西南区域的两道遥堤围成了一个口字型,专门留了长江水入口和坝、闸,正如赵辉所说是个水库。
东南的两道遥堤之间就由窄到宽,两道遥堤之间形成一条人工河。其中放置了一个很大的水车连着内侧遥堤堤面上的工坊,赵辉说可以先做磨坊。
这条人工河通往高旺河的入江口处。外侧遥堤保护下,长江泥沙只会在外侧遥堤的东面渐渐淤积,入江口的河道处却宽阔了不少。
朱琼枝只看着他在那外侧遥堤那里又勾画出一个码头模样。
堤坝就是道路,从码头过来里许路就转向北。
通过了人工河上的石桥后,内侧遥堤左右两边和通往宝庆庄的道路旁,又各有一些屋宅。
宝庆庄也分成两部分,一部分是南半部的民宅,另一部分是北半部的别院。
特别的是别院有专门的砖石墙,约有近丈高。里面的建筑全是高脚楼,底下有五尺挑高,上面才是住人的地方。
别院占地六亩有余,这砖石墙周长就半里有余了,几乎像是个坞堡一般。
“……赵郎,咱们府里的银子真能把这宝庆庄建好?”
“一步一步来,先打基础。银子嘛,回南京城之后开始赚。”赵辉指着那砖石院墙,“真要是发这种大水了,淹到这里来时水势不猛。万一有这种情况,庄民就能提前把财货都搬进别院里来,放在地面上,围着院墙一圈罩房全部能住人。”
“以防万一,花的银两也太多了吧?”朱琼枝越看越发愁,“就算皇兄赏赐不少,真要把这里建成这样,只怕没有几万两都建不好。十多顷地就算尽数垦成良田,一年也收不了百来两。虽说有传世基业的意味,可这也未免太……”
“我可没想着只靠田租赚钱。”赵辉笑起来,“你放心吧。一来并不会花那么多银两,二来这里将来主要的进项都是靠工坊、商旅。要不了多少年,宝庆庄这里就是一处繁华小镇、江浦西南的水陆驿。”
工程量看似很大,但修筑遥堤、垫高宝庆庄地面主要都是就地取土,顺便就把这里的水道挖出来了。
所以这需要提前规划好。外侧遥堤到如今江面之间的湿地是蓄洪区,但赵辉又会在上游主动开一个口蓄水。这水库的下游除了流入人工河的闸口,还有另一个通往外侧遥堤之外的泄洪口。
既然是在江边,就必须做足准备。现在省钱草草建造,兴许只用十年一遇的大水过来了就会损失惨重。
他把这总图画好,一是让后面做基础建设时他们能知道取哪里的土垫高哪里,二是要“招商引资”。
第二天金良臣和庄瀚来时,赵辉就把这张总图拿了出来给他们看。
他们目瞪口呆,许久之后金良臣才不敢相信地问:“驸马爷,这么大的手笔?”
与图上内容相比,赵辉两三天时间亲自画好了这张图纸倒没必要去惊讶称赞了。
“买下来了自然要好生经营。”赵辉指着码头那里,“两位都知道我志趣在工匠技艺,因此内堤的工坊我自会用心打理。磨坊、织造、锻打铁器、家具……以后慢慢来。若公主府有这决心,此处必成来往要冲。码头、客栈,这些产业二位有没有兴趣?”
“驸马爷是说……”
“意向如此,不急。”赵辉把图纸收起来,“将来你们两家看到了那里日渐兴旺,若有兴趣自可细谈。老聂,马六,马备好了吗?”
“备好了。”
“好,等我片刻。”
赵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