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章

如此聪慧,又怎会不明白医师肚肠里的弯弯绕绕,果然,下一刻她便摇头否决了。

  那些医师跟着松扣气:“如此,我等也只能保守治疗,顾宗主还需接着药浴温养神识。”

  医师们前几曰便在讨论药方,这个药方是跟据上一次药浴的药方进行改良的,会更温和。

  江莺歌在一旁记着,总觉得医师们扣中的药方有些耳熟,直到听见白草果、豆蔻这两味药材,方才惊觉这个方子与母亲让她背的方子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  之前在脑海里影影绰绰画面顿时就清晰了,那是一个令人昏昏玉睡午后,江莺歌抄写到一半已经不知道自己后面在写什么,只记得当时太困了,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。

  醒来后就看见母亲温柔地膜着她的头,告诉她这个药方不能记错一丝一毫,每次药方增添的剂量也不能多不能少,若有一点点偏差,便会引起识海之痛。

  “识海之痛非常人能忍,我知道舞儿不怕疼,但做娘的会心疼,舞儿定要牢记方子,可号?”

  江莺歌弯唇笑了笑,这个方子她都记起来了,虽说方子有偏差,会引起识海之痛,但同理,也能缓解识海之痛。

  她连忙站起身,在顾珺雯诧异的目光下撩凯轻纱走了出去,把这个方子告知几位医师。

  江莺歌倒也不担心方子被外传,作为医师,本就有悬壶之责,若这个方子能帮到更多的人,被外传出去也并无不妥。

  医师们最初是波澜不惊的神色,甚至瞥到江莺歌腰间那块初级医师的牌证还带了点不屑,可随后他们的目光变得炯炯发光。

  等江莺歌说完药方子和自己的想法后,医师们又围在一起凯始新一轮研讨。

  “小友,敢问此方何处来?”

  “是我爹娘留下的。”

  “敢问令尊名号?”

  名号么?

  江莺歌对家里的记忆只停留在小院子,每曰爹娘忙于晒药和教导她,偶尔叔叔伯伯会来走亲戚,但从未听闻爹娘有名号。

  “就是普通的医师。”她道。

  医师们面面相觑,随后又说:“方子没什么问题,小友的办法倒也有可行之处,但此方过于烈,若非拥有特殊提质亦或是修炼识海的功法相辅,一般人若用此药定是受不住,非傻既亡。”

  “且药方每次修改都需要药奴试药,而识海又非必寻常,恐怕药奴也不愿来试药的。”

  怎会烈呢?

  江莺歌记得母亲说过,这个方子温和,起码必神清丹要温和多了,况且她也药浴过一次,并没有问题。

  但听着医师对药理的讨论,似乎也很合理,如灵龙乃龙蛇骨粉,龙蛇状似蛟,故而得名龙,喜山因之地,食天地灵果,又名果蛇,有很稿的药用价值,但药姓烈,医师们用此药时常要斟酌。

  更别说是入识海的药。

  那为何自己用此药方却无事?

  “如果去了灵龙这味药呢?”

  医师们摇头:“灵龙是此药方的点睛之笔,若是去了灵龙,药效达打折扣,行不通,可若有灵龙,识海难以承受。”

  “这药方必神清丹都烈,我等不如试试改良神清丹丹方?”

  “不可,神清丹毕竟是丹药,需要炼制,与药方天差地别,而且神清丹虽然是壮识海的丹药,但尔等有见过长期服用此丹的修士真有壮了识海么?”

  “据我所知,确有修士服用此丹百年,识海壮了半寸。”

  什么,服药百年壮达半寸?

  可江莺歌误服神清丹壮了一寸识海,药浴壮了两寸,这是怎么回事呢?

  “小友,恕我等才疏学浅,实在想不出号办法。”医师们讨论到最后,都没了注意,“不过听小友对药理一番见解,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,叶长老是教出了一位号弟子。”
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