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0-60

emsp; 何母听完松了口气,不是路上出了什么事就好。她转头就催着老大老二:“那你们快去县城接素素她们吧,别让她们等久了。”

  何大哥何二哥脚都不带停歇,应了声好后又调转车头往县城骑去。

  何母这才分出些心思到刚回来的老三一家身上:“老三,老三媳妇,你们回来肯定也累了,这么多行李快提进屋里放着吧。你们房间我都收拾过了,干净得很。”

  何连州笑着应好,先提了包裹回房间放着。

  苏玉笑着和婆婆打招呼:“娘,这大半年我们不在家,你辛苦了。”

  何母对老三媳妇客气也和气:“哪有什么辛苦不辛苦的,日子都这么过。你带着两个孩子到部队那边操持整个家也辛苦,看大宝二宝养得这么好,我和你爹高兴得不行。”

  何父已经拉过两个乖孙子问起他们在部队的日子,知道大宝已经上小学且期末考了班里第一名高兴得不行。

  桂芳她们都大了一岁,哪怕许久没见到大宝二宝也还是感情很好,你一言我一语问起对方最近都在干些什么。很快那点陌生感消散,玩成一团。

  苏玉精神不错,和公婆聊了几句又和两个嫂子聊起话来。

  赵米玲笑道:“听说你们今儿回来,爹娘从早上开始就期待着呢。咱家过年可算是热闹起来了。”

  “是啊,连州也是到过年才能攒个长假回来陪爹娘,不然该偶尔回来一趟才行。”苏玉笑道。她望向钱春和微微隆起的肚子,“二嫂你这有几个月了?之前都没听到消息呢。”

  钱春和摸了摸肚子说道:“有四个多月了,想着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没说。”

  何连州家每月都给家里寄钱,偶尔寄封信回来问候爹娘和汇报自己平安无事。

  倒是小妹那边和老家这边常有信件来往,不过没听她提起过这件事,应该也是不知道的。苏玉想着也没太在意。

  苏玉:“恭喜啊二嫂,家里又要添孩子热闹起来了。”

  钱春和想到再过六个月又要多个娃娃,嘴上笑容愈发柔和,也很是期待。

  三个妯娌凑在一起,也有不少话可以讲。

  苏玉知道原来家里年货都买好了,知道他们回来特意把攒的肉票都买了肉回来,还托大姑走门路多买了点猪肉,又去那种地方买了只四斤重的鸡回来,再是副食品店买了鱼用桶装水养着,反正过年在这肉这上面是不缺的。

  何母稀罕起最疼爱的两个孙子,等知道二宝时常跑去闺女家玩,也算是陪着闺女了,她的目光越发疼爱。

  她揽住二宝问起平时是咋和小姑相处的,想知道更多闺女在部队的事。

  她等啊等,终于又等到两辆自行车回来。

  何母直接冲了出去,揽住从车后座下来的闺女:“素素你可算回来了,娘想死你了!”

  落入温热柔软的怀抱中,听到娘惦记自己的话,何素素鼻头酸酸的,伸手回抱住娘轻拍她的背:“娘,我也好想你,终于回来看你了。”

  娘俩抱了一会才松开,何母眼神落到唯一陌生又眼熟的年轻男人身上。

  她早就看过闺女寄回来的那张相片,对女婿的模样印象很深。这会亲眼见到人,更觉着他一身橄榄绿军装笔挺正直,英俊的脸庞和闺女站在一块,让看了的人觉着这合该是一对夫妻。

  何母笑着打招呼:“你就是程时吧?”

  程时见着岳母,发现她眉目慈和与素素五官挺相像的。他笑着点头打招呼:“娘你好,抱歉现在才和素素来家里拜访你们。”

  何母对眼前女婿自然是满意的,挥挥手不在意道:“不用这么客气,你们当兵的假期不由人我能理解,只要你和素素婚后相处得好,我就满意了。”

  何素素已经是凑到何父身旁挽住他的胳膊喊爹,直把何父给乐坏了。这会见程时和娘打过招呼,她笑着给爹介绍:“爹,这是我丈夫程时,你女婿。”

  程时也走过来正经点头打招呼:“爹你好,我是程时。”

  何父看女婿是越看越满意,连连点头:“哎你好,可算是真正见到你了,都进屋里坐。”

  他招呼着女婿进堂屋坐,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茶泡上招呼着。何大哥何二哥折腾来回县城几趟也累了,紧跟着进去坐下,何连州也跟着坐过去凑热闹。

  程时拿出从百货商店新买的东西:“爹,这里是两斤铁观音、一斤绿豆糕、一斤枣泥糕和两斤大白兔糖,素素说您爱喝茶,你回头试试这铁观音味道正不正。”

  何父闻言笑道:“哎好,你有心了,这铁观音看着就很不错。”

  何素素提着包裹进房间,发现里头一切还是自己未离开前的布置,想来娘平时没少打扫这里,顿时心感怀念。

  她将装衣服的包裹先放着,提起装着海鲜干货的包裹走去堂屋。

  “爹娘,我和程时想着给你带点特产,部队隔壁县那里临海碰巧遇上供销社有海鲜干货供应,就买了些给带回来给你们尝尝鲜。你们看这是鲍鱼,这是大虾,这是扇贝肉。”

  何素素一包包拿出来给大伙看。

  何母瞧着觉得稀罕:“我们还从来没见过鲍鱼呢,这虾个头也肉,扇贝居然还直接去了壳晒成肉干,看着个头不小呢。”

  赵米玲和钱春和没忍住也凑过来看,就连苏玉也没想到这批海鲜干货质量这么好。

  何父连连道:“程时你们有心了,还买了这么些海鲜干货回来给我们吃。”

 &em

上一页下一页